油箱在液压系统中的主要功用是储存液压系统所需的足够油液,散发油液中的热量,分离油液中气体及沉淀污物。另外,对中小型液压系统,往往把泵装置和一些元件安装在油箱顶板上使液压系统结构紧凑。
油箱有总体式和分离式两种。总体式油箱与机械设备机体做在一起,利用机体空腔部分作为油箱。此种形式结构紧凑,各种漏油易于回收。但散热性差,易使邻近构件发生热变形,从而影响了机械设备精度,而且维修不方便,使机械设备复杂。分离式油箱是一个单独的、与主机分开的装置,它布置灵活,维修保养方便,可减少油箱发热和液压振动对工作精度的影响,便于设计成通用化、系列化的产品,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一些小型液压设备,为了节省占地面积或者为了批量生产,常将液压泵与电动机装置及液压控制阀安装在分离油箱的顶部组成一体,称为液压站。对大中型液压设备一般采用独立的分离油箱,即油箱与液压泵与电动机装置及液压控制阀分开放置。当液压泵与电动机装置安装在油箱侧面时,称为旁置式油箱;当液压泵与电动机装置安装在油箱下面时,称为下置式油箱(高架油箱)。油箱多为白制。
油箱外形以立方体或长六面体为宜。最高油面只允许达到箱内高度的80%。油箱内壁需经喷丸、酸洗和表面清洗。液压泵、电动机和阀的集成装置等直接固定顶盖上,亦可安装在专门设计的安装板上。安装板与顶盖间应垫上橡胶板,以缓冲振动。油箱底脚高度应为150mm以上,以便散热、搬运和放油。
液压泵的吸油管与液压系统回油管之间的距离应尽可能远些,管口插入规定的最低油面以下,但离油箱底要大于管径的2~3倍,以免吸A空气和飞溅起泡。回油管口截成45°斜角且面向箱壁以增大通流截面,有利于散热和沉淀杂质。吸油管端部装有过滤器,并离油箱壁有3倍管径的距离,以便从四面都能进油。阀的泄油管口应在液面之上,以免产生背压。液压马达和液压泵的泄油管则应插入液面以下,以免产生气泡。